海南:乡村旅游让古村“活起来”

长寿新澄迈
2021-10-05 20:29:09
logo 语音播报

今年国庆长假,野趣横生、风韵独具的乡村旅游倍受青睐。近年来,海南在加强古村落保护的基础上,深入挖掘乡村文化遗产潜力,走好差异化、特色化发展之路,不断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。


图片

点击图片观看视频


 “十一”假期,澄迈县老城镇罗驿村举办的古村诗意文旅活动,吸引了许多游客。


摄影爱好者:(来过很多次,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,包括历史的,乡村生态美的,还有它的人文方面的,挺好的。)


罗驿村形成于南宋末期,拥有800多年历史,享有澄迈“科举仕宦第一村”的美称。2013年到2016年,澄迈县投入1000万元资金,修复了120间火山岩老屋,扩建了古驿道,恢复了古村落原貌。


李运达 澄迈县老城镇罗驿村党支部副书记:(邀请了上海同济大学的一些设计团队,来为我们完成设计,修旧如旧,要保护性地去开发。)


2014年,罗驿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,2020年成为海南首个完成数字化的中国传统村落。村里还邀请琼台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策划了古村探秘、八雅游园等主题活动。


王康媚 琼台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:(一个地方的文化和底蕴要宣传出去,让更多的民众来去了解这个地方,带动这个地方整个的经济和文化的宣传。)


如今,罗驿村成为澄迈乡村旅游景点。有了游客资源,村“两委”积极对接文化旅游企业,鼓励村民开办民宿、开商店增加收入。村民李运山早年外出打工,如今看好家乡发展,回乡开起了小卖部,卖农产品,还办起了养殖场。


李运山 澄迈县老城镇罗驿村村民:(现在开发了以后,流动人口也多了,来参观古村落的也多了,对我们农民收益还是很大的。)


古迹修复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的生机,而当传统的黎族风情遇上现代的声光电,藏在深山的黎村也成了“网红打卡地”。


记者 任梦莹:(今年“十一”长假,王下乡时光里项目正式对外开放。每当夜晚,我身后的黎家院,就变成了光影的海洋,麦田上的萤火虫闪闪发光,屋顶上的黎族图腾变幻莫测,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接踵而至。)


游 客:(看到这里的黎族风情,小朋友都很喜欢,很期待下次还要再来。)


在保护好村庄原貌、船形茅草屋等乡村遗产的同时,王下乡盘活利用黎族文化和黎家传统美食、特色民宿等生活场景,开设了民宿和农家乐,带动村民实现稳定就业。每逢节假日,都有大量游客前来体验黎族村庄风情。


林芳 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浪悦黎奢民宿管家:(“十一”我们这边订房,一到六号基本上是全部订满房了,我们还可以带客人到农户家里面,去看织锦酿酒还有编织。)


杨荣辉 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党委书记:(把农村的美食美景,黎族文化、生态文化,更多地融入我们的文旅中,让游客来能够真正体验到,我们黎族人民的淳朴,感受到黎花里生态的美景。)


自2020年5月以来,王下乡接待游客累计约7万人次,旅游经济收入突破600万元,去年人均收入达到14600元。


独特的海岛地理环境,让海南传统村落既和中华传统文明一脉相承,又凸显出海南的地域文化特色。目前,海南已有64个村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业内专家表示,挖掘乡村遗产,带动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,让村民在传统乡土乡情中享受到乡村遗产带来的“红利”,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。


马超 海南师范大学自贸港研究中心副教授:(以乡村遗产资源保护利用为核心,去推动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,农村人居环境的显著改善,甚至包括农村劳动力的转移,以及推动农民的增收,进而去促进我们全省乡村经济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,都有巨大作用,最终实现乡村振兴。)



来源:《海南新闻联播》  

全部评论
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~

打开富硒澄迈客户端,查看更多内容
立即下载
发送